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摘录自 林欣浩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

苏格拉底在临终前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不过,如果交谈的目的只在于获取定义,那么就算能反思人生,也算是失败。得到确切的定义很可能并非交谈的重点或目的,或许共同探讨本身才是目的,审视问题才是价值所在。

苏格拉底没有写过哲学方面的著作。不过,我们可以参考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录——其中一些片段表达了苏格拉底的观点。对话录通常分为至少三个阶段,但是究竟按什么顺序排列仍然存在争议。苏格拉底在大部分对话中都是主人公。据说,所谓的“早期对话录”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思想,不过到了中后期,苏格拉底其实成了柏拉图的代言人。

苏格拉底被希腊公民审判死刑, 为什么苏格拉底宁愿死,也要怀疑?因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要思考。而怀疑是思考的起点,也是思考成果的检验者。怀疑的最大作用在于能避免独断论,这样才能引导我们寻找正确的答案,免得我们轻信一切未经证实的结论。苏格拉底的怀疑是理性文明的开端和标尺。所有的思想都要因他的怀疑而诞生,最后还要能经得住他的怀疑才算合格。正是照着这个标准思考,西方人才有了哲学,才有了科学,才创造了现代文明。

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推理

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和他一样都是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帝国的统一使希腊文明得以传播到东欧,北非和中亚.

亚里士多德在某种程度上发明并制定了正确的推理规则,这也是哲学逻辑的开端。他是第一个研究演绎性质的人。演绎指的是某个命题遵循必要的前提,辨别各种可能的推论并将其形式化。掌握证据的一般概念后,他界定了研究万物所得到的证据与有关这些事物的真实结论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他就给世人指明了科学的方向.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含三个部分: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判断。例如: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人民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柏拉图认为,人们不必依靠永恒不变的形式就可以认识世界。相反,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和共性只能蕴藏于世界万物之内,而了解事物不仅要观察形式,而且需要亲自去检查、剖析不断变化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从而逐渐了解其成因。

保罗与基督教

保罗与耶稣是同一时期的,他是犹太人,信奉犹太教,他听从教长的指示,积极迫害基督徒。据《使徒行传》的记载,有一天,保罗在追捕耶稣门徒的路上突然见到天上发光,听到耶稣对他说:“为什么要逼迫我?”保罗大惊失色,眼睛失明,直到三天后才恢复视力。之后他皈依了基督教.

保罗有深厚的哲学功底,他将哲学的思维方式应用到传教中,撰写了大量的神学文章。这些文字后来被称作《保罗书信》,成为《新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 64 年 7 月 17 日夜里发生了一件大事。西方世界的中心,全欧洲最富饶、最美丽的城市罗马突然烧起了大火。这火太大了,持续烧了六天七夜,整个罗马城的三分之二都被烧为灰烬。在那个年代,基督徒们相信世界末日就快到来,有些人到处宣传“上天将会降下巨大的火球烧毁一切”。因此当时还有些人认为,罗马的大火就是基督徒放的。或许是为了洗脱自己的嫌疑,不久以后,罗马皇帝尼禄正式宣布这场大火是基督徒所放,同时展开了对基督徒大规模的逮捕和残杀。一般认为,保罗就死于这场大火之后的审判中。基督徒们从此受到了极为残酷的迫害。

奥勒留与斯多亚学派

马可·奥勒留(121—180)是一位带有哲学倾向的罗马皇帝,他的作品反映了斯多亚学派哲学的精华内容,而这些内容被他的强权实践所验证。大概在他的晚年时期,尽管罗马帝国身处混乱状况,奥勒留还是完成了《沉思录》,这本书奇迹般地留存到了现在。《沉思录》显然算不上标准的哲学著作,更像是他的私人日记。书中没有针对清晰表述的观点进行持续论证,而是有很多不连贯的感言、格言以及个人忠告。这本书创作的浪漫之处在于奥勒留结束白天的战争后,每个孤独的不眠夜都会在月光下的多瑙河边写上几行字。这很可能是事实。

斯多亚学派哲学的观点,即与自然保持和谐的人生是最好的、最道德的。有一则比喻可以很好地证明上述观点,那就是拴在马车背后的一条狗。马车前进时,狗有两种选择,既可以一边大声叫,一边朝着相反方向用力,导致自己受勒,又可以选择平心静气地随马车一起前进。不管它做出哪种选择,都会朝着马车前进的方向前进,它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应对业已注定的命运。奥勒留总是在提醒自己,斯多亚学派学者必须搞清楚哪些事物受控于自身,哪些事物不受控制。奥勒留曾引用了爱比克泰德的话:“我们可以控制的方面包括观点、冲动、欲望和厌恶情绪.不能控制的包括身体、财产、名誉和官职。

罗马的分裂和十字军东征

公元 284 年戴克里先被推举为罗马第一执政官,罗马皇帝.戴克里先一直在琢磨帝国千年基业的问题。他总结了之前罗马历史上的得失,认为帝国的最大弱点在于国家面积太大了,一个皇帝管不过来。他大手一挥,把罗马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自己不当整个罗马的皇帝,只当东罗马帝国的皇帝,给对面的西罗马帝国又找了一个新皇帝。而且他觉得光这么分还不够,还是守不过来。他又找来了两个副手皇帝,自己和西罗马皇帝一人一个,把帝国进一步分成了四份。但是戴克里先退位之后,其他的皇帝发生了斗争.最够君士坦丁成为西罗马帝国皇帝,并接纳了基督教.最后君士坦丁又击败了东罗马帝国皇帝.

基督教称为罗马帝国国教之后,开始了清除希腊哲学的行动,他们烧毁了亚历山大图书馆,关闭了柏拉图学院.在基督徒烧毁神庙的时候,一些哲学家惊慌失措地向东逃跑,此时波斯帝国覆灭,他们就到了阿拉伯帝国.虽然伊斯兰教也是一神教,但是他们展示了对异教的宽容,接纳了他们,从此希腊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存在了下来.并在阿拉伯占领北非的时候,一些希腊文化的学者借道北非到了西班牙.而基督徒在数次十字军大败后,开始了着手翻译各种阿拉伯文的典籍。其中也免不了包括一些希腊哲学著作。

阿奎那与天主教哲学

公元 476 年,中国南北朝的时候,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任皇帝被赶下台。这件事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从此以后,欧洲分为多个国家,再也没有统一过.西罗马灭亡了,但基督教保留了下来,且势力越来越大.基督教神学家们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斥责对方是异端,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辩论。这时基督教的神学家们开始用各种办法从东方获取希腊文献来寻找学术辩论的理论依据。这在欧洲又掀起了一段研究哲学的高潮。此时的哲学被称作“经院哲学”。”其中的集大成者就是阿奎那.

圣托马斯·阿奎那(约 1225—1274)是意大利天主教哲学家,也是学术传统的重要人物之一.如果不算唯一一位重要人物的话。是他创立了托马斯哲学学派,该学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罗马天主教会的主要哲学支撑。直到今天,新托马斯主义还是天主教的重要思想。

阿奎那采用的亚里士多德注释方法使得他的论证非常著名。每种方法都以公认的经验事实开头,并证明上帝存在。世上万事万物都要有另一个事物作为它的原因。那么必然存在一个最初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上帝。经院哲学家想得挺好,他们用哲学去证明宗教,为的是让宗教也能符合理性的考验。但是别忘了,怀疑是哲学的核心精神。就在这么无聊的经院哲学时期,却出现了一个对后来的科学发展极为重要的理论。它是一个教士在研究神学的时候提出来的。这个教士因为出生于一个叫作奥卡姆的地方,因此被人称为“奥卡姆的威廉”,这个理论就被后人称为“奥卡姆剃刀”,内容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君主论与马基雅维利主义

马基雅弗利的外交官生涯为他提供了创作《君主论》的必要经历,但是在 1512 年不幸终止。那年,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掌权后,解散了共和国,之后马基雅弗利也被撤职。更糟糕的是,几个月后,马基雅弗利还遭到冤枉,被指控暗算新成立的美第奇政府,并遭到严刑拷打与监禁。他正是基于这样的形势变化创作了《君主论》。马基雅弗利之所以认为君主要想高效地统治国家就必须学会怎样作恶,其根源在于他对人性的偏见。他认为,人都是“忘恩负义、心怀二志、弄虚作假、伪装好人、见死不救和利欲熏心的.

马丁路德 和 加尔文

马丁路德(1483 年 11 月 10 日-1546 年 2 月 18 日).

罗马教会比较看重信徒是否遵守律法、纳税、履行仪式这些外在的行为,认为这些外在行为是信徒成为“义人”的关键,这种观点在神学上被称为“因行称义”。但是马丁・路德在阅读《圣经》中的保罗书信时,发现保罗所持的是“因信称义”的观点。“因信称义”的意思就是说,真心相信上帝,就可以成为“义人”。”

禁止普通百姓接触《圣经》的命令,是在 13 世纪开始颁布的。因为垄断《圣经》的好处太明显了。既然教会的全部权威都来自于这本书,那么把这本书束之高阁,也就没有人可以怀疑教会了,一切都必须以教会的说法为准。换句话说,垄断了对权威的解释,就等于垄断了一切。但是很快,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就传到了欧洲.因为有了印刷术,还因为有城市居民和手工业者等群众基础,所以马丁・路德的那些宗教檄文一经写完就在欧洲迅速传开,宗教革命终于遍及整个欧洲,千百万神父和知识分子卷入其中。几十年后,欧洲支持路德和罗马的两派贵族还打了一场惨烈的宗教战争。双方打了个势均力敌。从此,欧洲基督教分成了两大派:罗马一方被称为天主教;路德一方被称为新教。另外,东边的罗马帝国在此之前还搞了一个东正教。

加尔文比路德小十二岁。他和路德同样是先学法律,中途改为研究神学。加尔文认同路德的观点,因此受到了天主教的迫害,一路流浪,来到了瑞士的日内瓦。最终,加尔文在日内瓦确立了他在新教中的地位。加尔文将新教的影响扩大到了整个欧洲,并且用庞大、严格的教会系统维持他的统治。很快,加尔文像他的敌人——罗马的天主教皇那样——当上了新教的教皇,日内瓦成了新教的罗马。新教是靠着路德一篇篇雄辩的文字,从天主教的火刑架下顽强成长起来的。但加尔文和他的继承者们却在日内瓦竖起了更多的火刑架。他们烧天主教徒,烧异端分子,烧跟他神学观点不一致的人,这再次证明了,哲学和宗教的联合是行不通的。宗教只会把哲学当作获权的工具,一旦取得胜利,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哲学扔到一边。

荷兰共和国和笛卡尔

教会最可怕的武器是宗教裁判所。在各个国家中,最严酷、最血腥的宗教裁判所在西班牙。而西班牙的历代君王中,最不可一世的是腓力二世(也被翻译为“菲利普二世”)。他的老婆是著名的“血腥玛丽”,以屠杀异教徒而闻名。腓力二世则打赢了欧洲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战,阻止了奥斯曼帝国进攻欧洲的企图。他还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无敌舰队”,把美洲变成了西班牙的后花园。腓力二世的志向如此之大,或许觉得在小小荷兰发生的一场叛乱很容易就能搞定。但结果出乎了他的意料.

荷兰起义军的首领威廉是一个令人敬佩的贵族。一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二是因为他与荷兰有深厚的感情,再加上他也同情被西班牙迫害的新教徒,结果威廉毅然放弃了舒适的生活,花了大笔财产组织起义军。腓力二世不愿意小小的荷兰牵扯他太多的精力和金钱,于是他换了一种镇压方式:悬赏威廉的性命。奖赏金是赦免过去一切罪行,封为贵族,还有 25000 枚金币的巨款作为赏金。威廉被刺杀的那天,距离他登基成为荷兰国王只差两天。威廉被杀后四年,具有绝对优势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被用海盗船、商船拼凑起来的英国舰队悉数歼灭。又过了八年,腓力二世被法国击败。一连串军事和政策上的失败使得西班牙实力大减。这成就了坚持不懈顽强起义的荷兰人。威廉去世二十多年后,荷兰终于赢得了独立。

因为荷兰商业发达(雅典也是商业发达),在天主教和新教比赛般绞杀异端的世界里,荷兰拥有全欧洲最开明的言论政策。不久以后,荷兰成为各类异端分子、科学家、哲学家的避难地。它成为雅典之后的哲学的第二个故乡。荷兰在近代欧洲第一个取消了独裁者,完全采用议会投票的方式处理政务。这种政体从罗马屋大维结束民主制度以来,已经很多年没有了。此时的荷兰也不能叫作“荷兰王国”了,而改叫“荷兰共和国”。荷兰虽然商业发达,但是军事不行,于是就大量雇佣雇佣兵,其中有一个人,叫笛卡尔.

勒内·笛卡儿(1596—1650)或许是被引用最多的哲学家了,最常被引用的是那句: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比怀疑先哲著作还要更彻底,他要彻底怀疑整个世界:我眼前的这个世界是不是都是假的?我见到的一切会不会都是幻觉、都是梦境?他想,不管我再怎么怀疑,“我怀疑”这件事是确定的,它肯定存在吧?那么,只要有了怀疑的念头,就说明“我”肯定是存在的——“我”要是不存在就不会有这些念头了。“我思”和“我在”不是因果关系,而是推理演绎的关系。即:从前者为真可以推导出后者为真。也就是从“我思”为真,可以推导出“我在”为真。而不是说“我不思”的时候就“我不在”了,在不在我们不知道。

形而上学

此时的哲学已经有了公认原则。即:我们的结论必须能经得起各种怀疑,这样才能保证它真实可信。这也是科学研究的原则。但是还有一个大问题。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才能得出可靠的、经得住怀疑的结论呢?

笛卡尔从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得要灵感,几何原本由几条简单的公理和公设推导出厚厚的六卷.欧氏几何启发了笛卡尔时代的哲学家.为什么不像欧氏几何那样,建立一套严密、规整,又高于世间万物的理论体系.

笛卡尔的疑问关系到了哲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叫作“形而上学”。我们在学校里学习马哲的时候,课本给我们的解释是:形而上学就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方式看待问题。在课本上,“形而上学”被当成一个贬义词.它的来历是什么呢?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写了很多著作,一个叫安德罗尼柯的人用“研究有形体的事物”和“研究没有形体的事物”,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分成了两大类。一个是物理学,一个是形而上学,意思是“那些高于物理学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学问。《易经》有一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先生在看到 metaphysics 这个词后,联想到《易经》,把 metaphysics 翻译成了“形而上学”。

我们现在所说的“形而上学”,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是用理性思维去研究那些能统一世间一切问题的“大道理”。比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样子、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之类的问题.

二元论 与 唯我论

笛卡尔只知道自己的意识存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存在不存在。这个结论暗含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他把我们讨论的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我们自己的心灵,一个是心灵之外的部分。这种观点就叫作“二元论”。心灵一个元,外界一个元,一共二元。这两个元是相互独立的、平等的,虽然可以互相影响,但谁也不能完全决定另一个。

唯物主义,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我们的精神世界不过是大脑生理活动的结果。换句话说,精神是从物质中产生的。这种观点就叫作物质一元论。当然,相应的也有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外面的世界不过是我自己心灵的产物罢了。

在二元论的观念下,世界被一分为二:外界和内心。痛苦虽然来自于外界,但真正承受痛苦的是我的内心。因此我们虽然仍旧需要尽力去改变外物,但在客观世界这一元里的得失其实不重要,关键是固守自己的内心这一元,固守住我们获得体验的最后一关。而在内心世界里,我们自己能完全做主,这就让人产生了很大的安全感。我们想,对人伤害最大的其实不是一时的痛苦,而是对未来痛苦的恐惧。所以,在面对痛苦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感受局限在此时一瞬,而不要顾及那些未到的痛苦。我们自己其实是由无数个时间瞬间组成的。我们的感受只是此一瞬的。而这一瞬的痛苦,前面从二元论的角度讨论过了,并不难忍受。至于未来尚未到来的痛苦,此时并未加诸我身,对我也就没有伤害。

从二元论进一步,还可以得到唯我论。假设我们只停留在“我在”的阶段,我们只能确认我自己存在,外界的一切存在不存在我不知道,这就叫“唯我论”。首先,和二元论一样,唯我论很难被彻底反驳掉。我们永远都可以质疑自己生活的世界是一片幻觉,或者只是一个梦。当你思考“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时候,唯我论永远立在一旁幽幽地望着你。挥之不去。其次,唯我论对我们的普通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坚强。在采用唯我论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天上地下唯我独大,我们不用害怕任何事物,只要面对自己的内心就可以了。

斯宾诺莎与伦理学

笛卡尔有一个很棒的想法,就是按照欧式几何学的模式来建立哲学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先找出一些不言自明的公设,再以这些公设为基础,按照演绎推理的方法建立整个哲学体系。笛卡尔的想法不错,具体工作却做得不太好。斯宾诺莎则完美实现了这个想法。

斯宾诺莎于 1632 年 11 月 24 日出生在阿姆斯特丹,父母都是秘密的犹太人。也就是说,他们曾被迫信仰基督教,却秘密信奉着犹太教。1670 年,《神学政治论》匿名出版了,该书认为《圣经》应该是一部基于史实、文化底蕴深厚的文献,这无疑指出了《圣经》作者的狭隘认识。举个例子,斯宾诺莎否认《圣经》中的神迹属于超自然现象,声称它们只不过是自然现象,却因为《圣经》作者的知识匮乏而产生了误解。斯宾诺莎最有影响的著作叫《伦理学》,在他去世后才发表。这本书的全称是《按几何顺序证明的伦理学》。

如何证明呢? 第一步找到公设,我们就必须找到一个绝对存在的、不可能被怀疑的东西作为公设。既然这个东西绝对存在,那么它肯定不能依赖别的物体存在。斯宾诺莎把这种东西称作“实体”。这么一个永恒的、无限的、唯一的、不可分的东西,就是上帝。斯宾诺莎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斯宾诺莎承认上帝,但他心目中的上帝不是基督教或者犹太教中人格化的上帝,而是无所不在的实体。类似于中国哲学里很多学派都追求的“天人合一”.

培根与归纳法

科学家们是靠什么搞研究的呢?靠归纳法。
这应该归功于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的培根,一位和笛卡尔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归纳法的意思是,人们通过观察多个个别的现象,总结出普遍的规律。比如人观察到,每一次把石头扔出去,最后石头总要落地。那么他就能总结出“空中的石头总会落地”这么条规律来。事实上,我们今天取得的所有科学成就,都是综合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推理的结果。举例,科学家先观察到某些现象(比如木头用火一点就燃烧),用归纳法假设出一条科学规律来(是高温引起木头燃烧吗?),然后用演绎推理从这个假设中得到一些推论(那么用烧红的烙铁虽然没有火苗,也应该能点燃木头),再根据这些推论去做实验,看实验结果是不是符合假设的理论(哇,果然点燃了)。然后科学家就可以写篇《论木头燃烧的原因》发表了。这套科学方法里既有归纳法,也有演绎推理,但其基础、起关键作用的,是归纳法。科学家们“轻视”演绎推理,关键在于他们发现演绎推理有一个巨大的缺陷。这个缺陷就是,演绎推理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新知识。一本《几何原本》的全部知识其实就是开头的那几条公设和公理,后面厚厚的十三卷内容不过是在不断用其他的形式去重复那些公设和公理罢了。而科学的任务是探索自然界,获取新的知识。毫无疑问,数学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归纳法是科学家们的唯一选择。

笛卡尔他们研究哲学,不都先要公设吗?问题是,这公设它有什么根据吗?斯宾诺莎说世上存在实体,你能做一实验给我证明吗?说白了,笛卡尔和斯宾诺莎构建的哲学世界,整个学说不过只是几句公设,而这几句公设还没什么根据!

洛克:现代经验主义之父

第一个向数学派哲学家发起挑战的科学派哲学家叫洛克。约翰·洛克(1632—1704 英国)主要关注社会问题和认识论。他的理论激励了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他认为,知识主要来自经验,而非天赋观念。

洛克说,刚出生的婴儿,内心就像是一张白纸或者一块白板,什么都没有,人的思想都是靠后天学习得来的。没有什么知识是人不用学习,先天就能领悟的。在洛克看来,笛卡尔、斯宾诺莎等人号称的那些公设,全都是无根之木。洛克也承认人的本能是天生的,比如直觉之类。但洛克认为,这些本能就和动物捕食、生存的本能一样,是一种生理、心理上的习惯而已,并不是什么比客观世界高一等的理性,更不可能由此建立起一个哲学世界来。洛克在《人类理智论》在中提出了物体第一性质与第二性质的区别。第一性质与物体“密不可分”,无论物体经历任何变化,第一性质都会始终不变,它也是“物体微粒”的一部分。洛克指出,固体性、延展性、形状、体积和运动属于物体的第一性质,而第二性质则“不存在于物体内部,而是通过物体第一性质使人产生各种感觉的力量”。洛克将颜色、味道、触感、气味和声音归为了第二性质。举个例子,人们对柠檬形状的认识反映了外界世界中柠檬的本来面目,但是柠檬的味道却不一定具有同等作用。”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

洛克的学说给当时的哲学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原本数学家一枝独秀的哲学界,出现了数学派与科学派双雄争霸的场面。由于这场争论是哲学界的一件大事,所以哲学家们给这两派学说分别起了名字。笛卡尔、斯宾诺莎代表的数学家派,被称为“理性主义”。在归纳法里,最重要的是实验数据,是观测结果,它们是科学理论的基础和证据。这些东西可以用一个词来统称:经验。所以洛克代表的科学家派被称为“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的分歧,其实可以上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分歧。他们俩对世界的看法就不一样。一个重视心灵理性,一个重视现实经验。以“人”这个概念为例。柏拉图说,“人”这个概念比“张三李四”这些具体的人更真实。“张三李四”生了又死,来去不定,只有“人”这个概念是恒久的。亚里士多德则说,“张三李四”是具体的,我们看得见摸得着。而“人”这个概念,完全是我们看过了这么多具体的人,然后在脑子中产生的。所以真实存在的是具体的事物,不是概念。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是观点和柏拉图相悖,为此亚里士多德还说了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莱布尼兹与哲学乐观主义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1646—1716)是数学家,在哲学上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很快就接受了笛卡尔等人的学说,不仅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哲学体系,还和洛克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洛克说,理性主义者们所谓的一些先于经验的公设啊,理念啊,和动物的本能没有区别。莱布尼茨针锋相对地反驳:人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就是禽兽做事只凭经验,人却能根据经验总结出必然规律。禽兽不知道思考,总以为过去发生的事情,在以后相似的场合下还会发生。所以人可以利用禽兽的习性,去设计陷阱捕捉禽兽。

莱布尼茨是理性主义者,自然他也是使用先公设后推理的那套过程。莱布尼茨的公设是这样的:物质是占据空间的对吧?那么只要是能占据空间的东西,就可以被分成更小、更简单的东西。物质无限地分下去,最后剩下的,一定是不占据空间的“东西”——要是占据空间就能再分下去了。这“东西”不占据空间,所以它不是物质。所以它是精神。所以一切物质都是由精神组成的。莱布尼茨给这些不能再分了的、不占据空间的东西起名叫“单子”,他的理论也就被称为“单子论”。

但是因为理性主义者所有的结论都建立在不一定靠谱的公设上。只要公设、推理过程中有一点不可靠的东西,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整个体系就不知道扯到哪里去了。最后得出来的结论也就很难让人信服。

牛顿与机械唯物主义

牛顿最重要的成就是力学。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正确计算了天体运行的规律。他提出的力学定律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都是不可撼动的。牛顿的第一身份是科学家,自然,在哲学上他倾向于经验主义。牛顿热衷于做实验,他的成就也都来自于实验,因此他有一句名言:“我不发明假说”。牛顿不仅在哲学上倾向于经验主义,在现实中还是洛克的好朋友。洛克赏识牛顿的才华,依靠他的社交关系提携过牛顿。一看洛克被莱布尼茨欺负了,牛顿二话没说,挽袖子就上,牛顿和莱布尼茨都是数学家。牛顿灭莱布尼茨,就灭在了微积分发明权这件事上。现代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两个人各自发明了微积分,所以微积分的基本定理叫“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用两个人的名字合在一起表示的。但是莱布尼茨的论文比牛顿早了足足三年。但当时牛顿的声望、权势都比莱布尼茨大,再加上很多英国人出于民族主义心理支持牛顿,所以两个人在学术界大吵了一番。无非就是指责对方某年某月看过自己的笔记、某年某月我给你的通信中透露了我的微积分思想之类。不久,英国皇家学会经过详细认真的调查后庄严宣布——牛顿才是微积分的发明者,莱布尼茨是个大骗子。备注:此时的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就是牛顿。而且是他本人起草的这份调查报告。

顺便一说,这不是牛顿唯一的学霸行为。他不仅对外国学者狠,对自己的同事同样毫不留情,比如对罗伯特・胡克。胡克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大科学家,制作过一些很牛的机械,还发明了“胡克定律”以及“细胞”一词。牛顿能在和他人的斗争中节节胜利,归根结底,靠的是他在力学上的伟大成就。别人对牛顿什么都能质疑,唯有在学术上,谁也打不过他。但就算是牛顿这么强的对手,莱布尼茨仍旧给了他一次反击。牛顿最伟大的成就是发现万有引力。但牛顿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没能说明相隔万里的星球之间到底是怎么产生引力的。连牛顿本人都不相信,相隔这么远的星球在没有任何媒介的情况下还能发生力的作用,他说:“在我看来,这种思想荒唐至极。”这也不能怪牛顿,因为直到后来爱因斯坦发表了相对论原理,对引力才有了令人满意的解释。而在当时,聪明的莱布尼茨立刻发现了引力是一个问题,他攻击牛顿说,你如果不能解释物体之间到底通过什么媒介产生了引力,那么你这理论就是一番空话。

牛顿能给哲学留下影响,不是因为他进行了什么哲学研究,而是他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实在太大,余波就把哲学给影响了。这个成就就是他的力学。用物理学来解释包括人类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这种观点叫作“机械论”。机械论就是除掉了辩证法之后的唯物主义,也可以叫作“机械唯物主义”。就像经验主义者集中在英国、牛顿是英国人一样,机械论的急先锋也是一个英国人,他叫作霍布斯。

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虽然霍布斯也信仰基督教,但是他的著作《利维坦》实际上宣扬的是无神论思想。霍布斯拿铃声来说明他的机械论观点。他说,在“铃铛颤动直到我们听到声音”这个事件过程里,铃铛只有运动没有铃声,空气只有运动没有铃声,传到我们的耳朵里了就产生了铃声。所以真正存在的是运动,不是声音。

17、18 世纪的人们崇拜牛顿的学说,那时的机械论也被认为有着伟大的前途。机械论者希望,有一天在医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等领域,都可以应用牛顿力学,或者像牛顿力学那样用几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去解释。虽然人们可以通过实验证明物质能对意识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脑萎缩会降低人的思考能力,打一棍子可以让人立刻昏厥,喝酒、嗑药可以让人产生幻觉),可以证明人类不能靠思想意念去改变物质,但是也仍旧不能严格证明意志完全由物质决定。

决定论

机械论虽然可以条理清晰地解释这个世界,但是按照机械论的说法,人类不过是这个世界中可有可无的一件事物而已,和桌子板凳、花鸟鱼虫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的意识不过是一系列物质作用的结果,随时可以消失,毫无永存的希望,更谈不上还有什么人生意义。就像世间的其他事物一样,存在就存在了,消失就消失了。这很容易推导出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以及最可怕的决定论.

决定论的意思很简单,既然世间万物都可以用物理规律来解释,那么每一个事件之间必然要遵循严格的因果关系。如果人的意识是完全由物质决定的,那肯定也得服从严格的物理定律。那么,整个世界该如何发展,该走向何处,都是由自然定律决定好了的。就像人们根据力学可以预测星辰位置一样,人们也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来预测未来所有的事件。

一个支持决定论的证据是,在 20 世纪之前,人们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随机数。没有随机,那就意味着一切都可以计算。数学家拉普拉斯曾说,只要他拥有足够多的数据,他就可以按照机械定律推出未来世界的全部面貌。这就像某些科幻小说里设想的那样,假如有一台超级计算机,就可以计算出未来的一切。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一旦我们接受了最严格的决定论,那就意味着人类没有了自由意志。因为我们的意识是由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决定的。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又是由物理定律决定的。所以,我们头脑中的每一个念头,其实都是在几万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的那一瞬间就被决定好了的。且不说这想法很诡异,关键是,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啊?假如人的全部意识都是事先被决定好的,人就没有自由,那不就没有道德可言了吗?人就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呀。因而,从决定论——特别是从严格的决定论所导出的结论,是荒谬甚至恐怖的。如果按照决定论的观点生活,人类的社会秩序将会荡然无存,人类的一切工作都会变得没有意义,一切罪行都可以得到饶恕。这世界显然不是任何一个哲学家想要的。除了建立在机械论上的严格的决定论之外,在哲学史上更流行的是部分决定论,也就是说物理世界是被决定的,但是人有自由意志。这当然更容易让人接受。

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就相信部分决定论。他们认为我们不能控制事物,但是可以控制我们自己对待生活的方式。所以这个学派提倡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就收到了斯多葛学派的影响.

休谟与人性论

挑战机械论和决定论的人,乃至挑战整个科学体系的人就是休谟.

他 23 岁完成了人性论,休谟是英国人,也是经验主义者。但休谟认为他之前的经验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都有根本缺陷。休谟认为,你们讨论“何事真实存在”之类的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人类根本没有能力回答,所以你们才能怎么说怎么都有理,正反两面的观点都能成立。在休谟这里,经验就是人的感觉印象。我感觉到了什么就是什么,至于这感觉从哪儿来的,是真是假,我不知道。休谟认为,我们所谓的“我”,不过是一堆经验片段的集合而已,并没有一个独立于经验的、实在的“我”存在。

笛卡尔认为“我”是超越了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在休谟看来,“我”不过是后天学习到的一堆经验片段而已。真正有没有“我”呢?不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没关系。我们能得到的经验就是眼前的生活,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面前的生活都是幻觉之前,我们就照着自己平时的经验正常生活下去就可以了。我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去无限地怀疑世界。反正想也想不出结果来,就别想了.

休谟打算用怀疑论来抛掉前人所有不可信的经验。休谟想,有什么知识是切实可信的呢?他找到两种。第一种是不依赖于经验的知识。比如几何学,它自身是不矛盾的,完全符合逻辑规则,而且不依赖经验存在。第二种可靠的知识是我们自己感受到的经验,摸到什么、看到什么,这些都是可信的(当然,还是那句话,这经验是不是来自于幻觉我们先不管)。第一种是纯粹的演绎推理,第二种是经验归纳.那么,因果律属于第一类知识吗?我们能不依赖于经验,只靠逻辑推导出因果律吗?显然不能。那么,因果律可以靠经验总结出来吗?休谟说,不能,因为你就算之前多次看到苹果离开树枝落到地上这个现象,你也不能保证,下一次苹果还一定会落到地上。“必然”这个东西不在我们的经验范围之内。我们之所以认为这里有“必然”性,是因为我们过去无数次地看见了这两件事连在一起发生,所以我们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两件事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在未来也会永远连在一起发生。

休谟指出,人相信因果律其实是一种心理错觉,只因为我们发现两件事总在一起发生,我们就期待它们能再次一起发生。但这其中并没有可靠的根据。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有一个没有科学知识的原始人,他通过观察发现,公鸡打鸣之后,总伴随着太阳升起,没有一天例外。那么他会认为,公鸡打鸣是太阳升起的原因。这显然是错的。同理,农夫喂鸡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再多次的偶然累计在一起也不可能把偶然变成必然。

康德与理性批判

我们说哲学的一切都是从怀疑开始的。

近代哲学从笛卡尔的怀疑开始,这个怀疑让人们踌躇满志,觉得有一个广阔的空间可以施展拳脚。然而一路怀疑下去,到了休谟的怀疑,把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怀疑没了,只剩下荒诞。这个时候有两个会严重摧毁生活的哲学观点。一个是休谟的怀疑论,一个是科学的决定论。可怕的是,这两个观点正好是互相矛盾的两个极端。反对一个就等于拥护另一个,采取中庸之道的那些结论,更像是诡辩论而不是严谨的推理。

接下来是属于德国的时代。康德终于来了。包括康德,以及后面的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马克思、胡塞尔、海德格尔,还有对哲学影响颇大的爱因斯坦、海森堡。这个超豪华阵容全部都是德意志人。1781 年,康德的杰作《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了,由此打破了沉寂。

我们先集中关心一下他到底是怎么解决决定论和休谟怀疑论这两个大问题的吧。康德说,当年大家都以为地心说正确,可是天文学家根据地心说怎么也计算不出正确的结果。哥白尼大胆地把地心说掉过来,改成日心说,一下子解决了问题。那过去的哲学家呢,都认为我们的认识要符合客观世界,但是讨论了半天都没有结果。康德认为,我们应该把主客观世界的关系颠倒过来!在康德的哲学世界里,所有的知识都要先经过人类心灵的加工,才能被人类认识。在他的哲学里,不是心灵去感受经验,而是心灵加工经验,心灵生产了经验。有一个最常用的比喻,有色眼镜。这个比喻说,假设每个人终身都必须戴着一副蓝色的有色眼镜。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必须都通过有色眼镜的过滤才能被人看到。那么所有人看到的就是一个蓝色的世界,而世界真实的面貌是人永远看不到的。在这个比喻里,有色眼镜是先天认识形式,事物原本的颜色是物自体,人类看到的蓝色的世界,是表象。康德认为,这世界(物自体)是人类永远无法真正认识的,人类看到的只是表象的世界。但是由于每个人对真实世界的表象方式(先天认识形式)都是相同的,所以人类看到的同一个东西的感受还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察觉不到真实的事物是否被扭曲了。所以这个世界观并不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悖。

康德之前的哲学危机,是休谟对因果律,乃至对人类理性能力的怀疑。康德的解决方法是,他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完全不可知,另一个部分则可以用理性把握。不可知的那部分因为永远不可知,所以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只要我们在可把握的世界里生活,理性就又恢复了威力。今天我们在谈论哲学的时候,无论讨论多么时髦、多么先锋的理论,都无法绕过康德。用叔本华的话说,任何人在读懂康德之前都只是一个孩子。按照学术史的发展规律,面对康德这么一座高峰,后来人要常年生活在他的阴影之下,只能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事实上这工作有人做了。他们就是费希特和谢林。

黑格尔与辩证法

存在即合理。- 格奥尔格·黑格尔(1770—1831).

就在法国大革命这一年里,黑格尔开始阅读康德的作品。过去的哲学家们,也就是形而上学家们,他们认为真理是固定不变的,静等着人类去发现。说白了,这些形而上学家们都觉得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叫“真理”的固定的东西,就跟事先写好的考试答案一样,等我们去找到它。因此我们的教科书才说形而上学是孤立、静止地看待世界。黑格尔认为,这么想就太幼稚了。我们今天对辩证法有一种庸俗的理解,说辩证法就是“看待事物要分两个方面”。别人批评一个现象,你非要说“要辩证地看这件事,这件事也有好的一面嘛”。这是对辩证法的极大误读。这不叫辩证法,这叫诡辩法,它的唯一作用是把所有的事实都捣成一片糨糊,逃避一切有意义的结论。

这当然不是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什么意思呢?

传统的逻辑,也就是我们一般人能接受的逻辑,都要遵守“矛盾律”。“矛盾律”的意思是,一件事不能自相矛盾,事物和事物之间也不能互相矛盾。“我长得漂亮”和“我长得丑”两者只能有一个为真,不可能同时为真。”黑格尔认为:“矛盾就是世界的本质。矛盾的双方可以共存,但是处在互为差异、甚至互相冲突的动态之中。事物的正题和反题会发生强烈的冲突,这个冲突的结果并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而是正题和反题最终化为“合题”达到了协调,升华了。新的合题产生之后,它的反题也随之产生,这样就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又要有新的冲突和升华,再产生新的合题。变化到最后是什么呢?是黑格尔的终极真理,黑格尔给它起个名字,叫做“绝对精神”。黑格尔说,之前的哲学家错就错在认为人的理性世界和客观世界是对立的、矛盾的两个事物。理性经过不断的辩证,就可以完全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理性就是世界的本质,世界的本质就是理性。所以说,宇宙的本质是精神,而且是一种理性精神。这个理性精神,就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因为重视历史过程,黑格尔是第一个重视研究哲学史的人。黑格尔的历史观后来被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变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也认为,历史的进程是有方向的,不可逆转、不可阻止的,但是可以预测的。马克思预测历史通向的是共产主义,黑格尔的历史通向绝对精神。

叔本华和生命意志

黑格尔是形而上学的巅峰,他创造了一个史上最完备、最庞大的形而上学世界。然而,这时候突然有一个人站出来对黑格尔破口大骂,而且骂得超级狠。他说黑格尔是“一个平庸、无知、愚蠢、令人讨厌恶心的江湖骗子”。这人叫叔本华,他崇拜康德并且鄙视黑格尔。

到了 30 岁的时候,叔本华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了。又过了一年,叔本华得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他被柏林大学聘用(没薪水)。叔本华终于可以和自己的宿敌黑格尔当面对决了,于是他要求校方把自己的课和黑格尔的课安排在同一个时间。那时候黑格尔的学生不算多,一堂课也就只有三百个人。那么叔本华的课上有多少人呢?基本不超过五个。只干了半年叔本华就崩溃辞职了。

56 岁的时候,《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版出了,结果只卖了不到三百本。等到他 63 岁的时候,他出了一本《附录与补遗》。这本书以格言体写成——仿佛我们今天的人生小感悟.不过,还是人生小感悟的力量比较大。过了一段时间,这本《附录与补遗》终于让人们接受了叔本华。

叔本华骂黑格尔,自然也不会喜欢黑格尔的哲学。叔本华是康德思想的继承者。前面讲康德时那个“蓝色眼镜”的例子,可能会让很多人认为物自体是有很多个的,而且和表现出的事物一一对应。比如桌子有一个它对应的物自体,“我”也有一个“我”对应的物自体。叔本华说,这是不对的。
因为我们在区别两个事物的时候,离不开空间概念。比如两个东西形状不同,摆放的位置不同,等等。可是物自体不具备空间属性啊,所以我们不可能把物自体区分成一个一个不同的样子。叔本华认为,万物的物自体是统一的,只有一个。这个物自体,叔本华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生命意志”。

那么生命意志是个什么东西呢?

简单地说,是一股永不停歇的力量。这股力量驱使着万物去运动,去发展。比如人和动物的食欲性欲,比如植物破土而出的欲望。举例子说,我们以为自己生活、恋爱、结婚、工作是根据我们的理性选择的。而叔本华认为,真正驱动你的都是种种欲望:生殖的欲望、享乐的欲望、征服的欲望,等等。你以为你在靠理性生活,实际上躲在理性背后的是生命意志,生命意志在驱动你作出种种选择。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疑惑:叔本华的理论有什么意思呢?他不就是把康德的物自体给解释成生命意志了吗?这和康德有多大差别呢?

就是这一点点小差别,导致叔本华和康德的世界观、人生观相差十万八千里。我们还记得,康德的形而上学,目的是干掉休谟的怀疑论。休谟说我们的理性根本无法认识这个世界的真相。康德点点头:休谟说得没有错,我们的确无法认识物自体,可是我们生活在表象的世界里。在这个表象世界里,一切都先经过先天认识形式的加工。而先天认识形式我又用理性给分析得清清楚楚了,那表象世界还是被理性统治的呀。所以在康德看来,理性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统治者。没错,理性确实管不了物自体,但是物自体也不影响我们的世界呀。叔本华说,不,物自体能影响我们的世界。不仅能影响,而且影响力超大,我们用理智控制不了。在康德那里,这个世界的基础是井井有条的理性。在叔本华这里,这个世界的基础是无法控制的生命意志。

因此康德对世界的看法是乐观的。叔本华对世界的看法是悲观的。叔本华认为,欲望本质上是痛苦之源。因为满足不了欲望,人会痛苦。满足了欲望,人又会产生新的、更高的欲望,还是会痛苦。如果人满足了全部的欲望,而且没产生新的欲望,人会幸福吗?不会,人会感到空虚和无聊,这也是痛苦。所以快乐只是暂时的,痛苦才是永恒的。人生就好像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不停摆动的钟摆。叔本华认为,应当增强自己克制欲望的意志力。我们可以提高自己对这世界的认识(当然是去认识叔本华所理解的那个世界),增强我们的理性,用理性抑制和控制感性冲动。然后,把自己的感情和欲望上升为全人类的感情和欲望,这样就可以尽量消除个人的欲望。接下来,我们要强迫自己不去做想做的事,反而去做不想做的事,抛弃一切现实的理想。像苦行僧一样地修行,通过苦行来抑制生命意志。不反对别人损害自己,欣然接受任何损失,把这当作考验自己战胜生命意志的机会。最终欣然接受死亡。当我们实现了这一目的后,就可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就算降服生命意志了。除了苦修禁欲之外,叔本华还给出了另一个方法:欣赏艺术。他认为,人在欣赏真正的艺术的时候,内心是非功利、不带欲望的,也就脱离了生命意志的控制。因为最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在努力审视自己的内心,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而且艺术是感性的、非理性的。这就是说,最伟大的艺术品反映的是“生命意志”的真相。在所有的艺术中,叔本华最推崇音乐。

在宗教方面,叔本华认为,基督教教义中的原罪就是生命意志,基督教鼓励的赎罪精神就是要求人们去克服生命意志。所以基督教比其他宗教在欧洲更受欢迎,因为它认识到了生命意志的悲观主义精神,而其他宗教都是乐观主义的。佛教比基督教更重视禁欲。基督教在某种程度上并不禁欲,比如鼓励人多生养,鼓励人勤奋工作。佛教不同,佛教认为欲望是痛苦的来源,主张彻底摒弃一切欲望。这和叔本华的观点很像。这不是巧合,叔本华的哲学观点深受印度佛教的影响。据说他的书桌上经常摆放的是一尊康德像和一尊佛像。

尼采和权力意志

对于哲学史来说,叔本华最大的价值不在于悲观主义的世界观,而在于他暗示了一个巨大的危机。理性没落的危机。

之前的哲学家们为什么都要坚持理性呢?理由很简单,理性是知识最好的载体。哲学是求“真”的。这个“真”是一个逻辑判断,是一个理性概念,离开了理性,就无所谓“真”不“真”。光谈“感觉很棒”,那样无法经受苏格拉底的怀疑,那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再研究哲学了,当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高过了理性的时候,他等于告诉人类,理性的能力实在太小了,理性既不能揭露世界的本质,也难以对抗本能的欲望。理性这东西实在没用。

叔本华去世五年后,他的思想随着他的作品遍布欧洲大陆。在德国莱比锡市的一家旧书店里,一个青年鬼使神差地拿起了一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个年轻人就是尼采。这时他才 21 岁.毫无疑问,在哲学上,尼采是站在叔本华那边儿的。尼采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他喜欢音乐,喜欢爬山,崇拜音乐家瓦格纳,他大喊“上帝死了”,还自比是太阳.但富于激情的尼采基本上度过的是悲剧的一生。他一生不被人理解,著作无人问津。他最重要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印完之后,别说卖了,送也只送出去七本。在他写作生涯的最后三年,他前后花了五百个银币出版自己的著作,没拿到半分稿费。讽刺的是,在尼采疯了以后,财富和荣誉接踵而来。他出了名,人们像对待圣人一样崇拜他,王公贵族争相拜见,就好像只要看一眼这位已经失去了神志的可怜人,就可以沾上一点哲人的仙气一样。

在尼采发疯以后,他妹妹利用整理尼采著作的权利,任意增删、篡改尼采的作品及信函,编成了适合她自己口味的《权力意志》。因为她还撰写和尼采有关的著作,她还两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尼采的妹妹把尼采的学说变成了种族主义、国家主义的武器,最终成了纳粹主义的一部分.因为尼采妹妹的这些行为,尼采的学说成了法西斯国家官方鼓吹的哲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尼采的名声也随之一落千丈,直到后来才慢慢恢复。

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形而上学。叔本华说物自体是“生命意志”,尼采给改造成了“权力意志”。“权力意志”一词中的“权力”容易引起误解。这并不是政治权力的意思,而是指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强壮、更富创造力的欲望。尼采把人分成了强者和弱者。强者体现了权力意志,他们的特征是积极向上、勇于进取、勇于牺牲、善于创造。弱者相反,特点是胆小、保守、善妒、虚伪。他认为,同情弱者没错。但弱者不能以此为理由,去要挟、榨取强者,去拖强者的后腿,这样做是可耻的。他谈的第一种道德是属于弱者的道德,尼采叫它奴隶道德(又叫“畜群道德”)。表面的内容是同情、仁慈、谦卑、平等。其实本质上,是弱者为了掩盖自己对强者的恐惧、嫉妒和自私,借助奴隶道德去限制强者。弱者对强者感到恐惧,因此奴隶道德强调“仁慈”“谦卑”,把强者和特立独行的人看作是危险人物,要求社会限制他们的能力。尼采说的第二种道德是强者的道德,它可以叫作贵族道德。这种道德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特立独行,崇尚强大,鄙视软弱,追求创新,拒绝平庸,它代表了生命积极的一面。尼采认为,奴隶道德和贵族道德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奴隶道德总是在禁止,不许人们做这做那;贵族道德则是在鼓励人们自由创造。

尼采的道德观不是会造成弱肉强食吗,不是会造成强者欺凌弱者吗?尼采的回答是,人的本性就是残忍的。尼采的道德观和基督教道德有明显的矛盾。在尼采生活的社会里,基督教道法就和咱们这里的儒教道法一样,是全社会广为接受的道德规范。《圣经》里说什么事情是善的,那全社会的人都不用多想,都认为这件事是善的。但尼采认为,基督教道德是典型的奴隶道德,本质是伪善的。基督教鼓励人们变得谦卑,其实就是鼓励人们做弱者。所以尼采大喊“上帝死了!”意思是,他想去掉上帝。如果没了上帝,人们也就不需要无条件地遵守基督教道德了。

尼采发现,大部分强者都被奴隶道德压抑着,不能摆脱弱者对他们的束缚。因此,尼采希望“超人”出现。“超人”这个词在尼采的理论里不是指拥有强大权力的人,而是指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且能摆脱奴隶道德、不被弱者束缚的强者,简而言之,尼采推崇的是一种精英主义。

进化论对哲学的影响

科学是坚持纯理性的。科学使用的是归纳法和演绎推理。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必须用理性的文字表达,都必须经得住严谨的实验。科学创造的奇迹,就是理性创造的奇迹。形而上学必须使用理性工具——否则无法进行苏格拉底式的怀疑。那么,形而上学的溃败,其实就只是理性的溃败。理性工具不好用了嘛。然而与此同时,科学正在用一个接一个的奇迹来捍卫理性的尊严。物理学,进化论和心理学的发展让人们对科学的自信心变得出奇的高。人们相信,只要假以时日,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就算是艺术、哲学那些过去被认为科学难以碰触的领域,将来运用心理学也可以解释了。

科学的发展给哲学带来了两个影响:第一个影响是把宗教完全打趴下了。第二个影响是,随着科学的触角越来越广,机械论和决定论必然重新抬头。唯物主义出现了升级版辩证唯物主义。不过在讲这个我们很熟悉的理论之前,我们必须先讲一讲进化论。它对于重新认识科学和哲学,乃至我们自己,都有很大的意义。

进化论的关键内容有这么几条:第一,生物的基因信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第二,在遗传的时候,基因会发生不可控制的随机变异;第三,整个生物种群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每一代新生物的数量却大于自然资源能够供养的数量,因此每一代新生物中的大部分都会死掉。第四,生物后天的变化在大部分情况下不能改变基因。生物进化的过程是这样子的:因为每次遗传都会产生一系列变异,因此每一代新生物都会有一些个体的生理特征不同于父母辈。或者说,总有些个体长得“怪”。又因为生存压力特别大,每一代里的大部分都会死掉,因此假如这些长得“怪”的地方正好能适应当时的环境,那么拥有这些“怪”基因的生物就有更大的概率存活下来,这些“怪”基因也会保留下来,从而成为这个生物基因中的一部分,生物就完成了一次微小的“进化”。进化论仅仅阐述了一套基因变化的规律,这中间并没有任何道德含义。而且正是进化论把神创说从生物界赶走了,才把生物学中的道德元素降到最低的程度。

进化论对哲学有什么影响呢?

第一个影响,是严重打击了基督教的权威。第二个影响,是进一步消除了人类的神圣性,并且可以根据进化论产生一些哲学推论.推论一,叔本华说生物有生命意志,其中生殖是最重要的。生物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生殖。这个观点正好符合进化论。进化论也认为,为了能将基因保留下来,一切都应该以生殖为目的。推论二,尼采说权力意志,说每个人都想成为强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进化论。 因为生物在进化中必须变得越来越强,才能不断增强种族延续的可能。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对哲学的影响

我们来简单谈一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首先说狭义相对论,我们看看两个最直观的结论。第一,光速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在前进的自行车上打手电筒发出的光速,和我们站着不动打手电筒的光速一样。任何物体的移动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第二,说一个宇宙飞船接近光速,飞船之外的人去看这个飞船,会发现飞船的时间变慢了,长度也缩短了。然而飞船内部的人却没有感觉。准确点说是这样,相对论说的是,两个运动状态不同的观测者,在看同一个物体的时候,他们看到的这个物体的时间、长短、质量都是不同的。在牛顿时代(也是咱们普通人的概念),时间和空间都是独立的,互相没有关系。就像“5 分钟”和“3 厘米”根本没法放在一起计算一样。但是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互相独立的,可以互相影响,不同运动状态的人观察同一个物体,观测到的时间、大小都不相同。因此时间和空间得放在一起研究,统称为时空。质量和能量也不是互相独立的,统称为质能。这也是核武器的理论基础。

而广义相对论,它解释的是万有引力。在相对论之前人们已经知道了万有引力的存在,但是不知道引力是如何产生的。万有引力能够让两个星球相隔万里还有相互作用“力,这点连牛顿都不太说得明白。广义相对论的意思是说,当空间中存在物质和能量的时候,空间就会受到影响而弯曲,质能越大,空间弯曲得越厉害。引力就是这种空间弯曲产生的。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好比我们的空间是一张抻平的床单,当我们往上放一个木球的时候,床单会被压下去,那么木球周围其他更轻的小球就会滚向木球,看上去就好像小球被木球吸引了一样。假如放的是铅球呢,床单会被压得更严重,造成的空间扭曲更大,引力也就更大。

相对论对于哲学的意义在于,这进一步打击了人们对先验理性的信心。当年的理性主义者、形而上学家们自信满满地追求绝对真理、先验理性,此时看来,他们自信的真理就不一定是绝对的了。相对论还有一个衍生的结论:我们对整个宇宙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

不止相对论,物理学家们在研究量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物理学家观测一个电子,越是精确地确定其位置,就越无法确定它的动量;越是想更精确地测定它的动量,就越测量不到它的位置。这并不是因为科学家的观测技术不行,而是由严格的理论决定的。这个规律叫作“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或者“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类似的怪事,还有电子的“波粒二象性”。从传统意义上说,电子不可能既是波又是粒子。然而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电子既能显示波的特性,又能显示粒子的特性,关键看科学家们用什么方法去检测它。用一种方式观测就是波,用另一种方式观测就成了粒子了。科学家们对于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只能预测出一个概率,只能说大约、可能在哪儿。物理学成了一门缺乏确定性的学说。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上帝不掷骰子。”意思是说,世界不可能真正是随机的,一切都是确定的。然而,这回是爱因斯坦错了。这意味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能力又受到了进一步的限制,而且只要量子力学不被推翻,这限制就永远无法超越。

但量子力学彻底打败机械论和决定论。这对于坚持人有自由意志的学者来说是一件好事。

罗素与逻辑实证主义

时间进入 20 世纪,理性还没有被打倒,还有很多哲学家在为理性的尊严而奋斗。这次冲到前面的,是罗素老师。罗素高寿,活了 98 岁。他出生的时候是中国同治十一年,颐和园还没开始建造。他去世的时候是 1970 年,互联网已经诞生了。

罗素和怀特海花了十年时间,合写过一本数学原理.虽然销量不好,但是罗素在写作《数学原理》的时候受到了启发。他想,既然能用逻辑来建立整个数学大厦,那么,是不是也能用类似的方法建立整个哲学大厦呢?严谨的哲学研究要靠理性思维。那么,什么样的语言能够最严谨地表达理性思维呢?那就是严格符合逻辑的语言。更准确地说,是逻辑符号。就好比我们在数学题中写的那些数学符号,它们是最严谨、最符合逻辑的。

逻辑实证主义者发现,过去的哲学家们不是很重视语言的严谨性,他们经常使用大白话来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哲学家们常自己提出一些特定的术语——就像我们前面说过的“生命意志”“权力意志”——他们又不给这些术语下特别严谨的定义,只是用粗浅的大白话解释一番,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误解。“逻辑强调的是演绎推理,即从一个真的前提,推理出一个真的结论。可是,光有演绎推理的话,那得出的只能是重复的命题,得不出新的知识来。要扩展知识,我们要从经验中吸收。“实证”的意思就是说,逻辑实证主义得出的新结论,必须能有经验实实在在地证明。

逻辑实证主义的理想很好,要坚持绝对的理性、绝对的正确,可是最后发现,这个绝对的理性却得不到任何有意义的结论,连一个普遍的理论都得不出来。

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基本上是同一个时期的学说。他们遇到了和逻辑实证主义一样的问题:科学在飞速发展,然而哲学却一直在原地打转,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的思路不一样,逻辑实证主义看到的是科学的严谨性,希望哲学也能和科学一样严谨。实用主义则看重科学的实用性,看到科学家没哲学家那么多废话,在科学研究中什么理论好用就相信什么。实用主义者觉得,哲学也得像科学这样,不再说空话,不再讨论空泛的大问题,而是重视哲学的实用性。

实用主义在美国很受欢迎,实用主义哲学家也大多是美国人。有人说,这是因为实用主义正好契合了美国人的务实精神——这是好听的说法,难听的说法是美国人世俗功利。比如美国的司法采用判例法。意思是,过去类似的案子是怎么判的,这回的案子就参考着判。或许有人认为这过于儿戏了,难道国家制定的法律不是最大的吗?但判例法认为,一次性制订的司法是很难完善的。那么我们就通过每一次的审判,来不断纠正、完善国家的法律。你看,这不正好和实用主义者的真理观吻合吗?一些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政党在西方国家兴起。他们不搞武装革命,也不想消除阶级差别,而是搞工会,搞社会福利。不像马克思那样试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从小地方一点一点改良,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比如资本家对工人压榨得太厉害了,国家就制定法律保护工人。垄断企业影响市场竞争,就制定反垄断法律限制垄断企业。工人购买力下降,就设置最低工资,增加社会福利。实际上,马克思当年为了维护工人阶级利益提出的很多要求,大部分都被资本主义国家接受并且实现了。如今这种改良式的资本主义在西方颇受欢迎.

波普尔和证伪主义

我们大都了解一点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这里的问题是,无论患者梦见了什么,医生都会进行解释,都会说这符合弗洛伊德的理论。换句话说,无论患者出现任何情况,弗洛伊德都不可能是错的。这样的理论,的确不会和现实产生任何矛盾,但是,能说它是现实的真实反映吗?

波普尔看出了其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检验科学理论的重要标准:证伪。什么是科学理论,什么不是?其中关键的标准,是看这个理论有没有可以被证伪的可能。具体来说:科学理论必须能提出一个可供证伪的事实,假如这个事实一经验证,便承认该理论是错的。如果暂时没有人能证明它是错的,那它暂时就是真的。换句话说,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一种假说,科学家没有办法证实任何一种科学理论。但是科学理论可以给别人提供验错的机会。在没被检验出错误之前,我们就姑且相信这个科学理论是正确的。“在现实生活里,这个标准可以很方便地把巫术、迷信和科学区分开。

证伪主义对社会哲学也有影响。现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刑事司法都接受“无罪推定”原则。意思是说,假如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一个人是犯罪嫌疑人,那么就应认为他是无罪的。

波普尔还根据证伪主义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观。

有一种社会观念,认为历史的发展轨迹是必然的,这种观念叫作“历史主义”,黑格尔和马克思都持这样的观点。波普尔不同意这样的看法。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所有的理论都可能是错的。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历史的必然规律”。而且科学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难以预测的。就比如在牛顿时代,没人能够预测相对论的出现,也没人能预测牛顿理论将会在哪里出问题。因此,预测未来的历史规律,一劳永逸地设计一种绝对正确的政治制度,也是不可能的。波普尔因此主张应当建立“开放社会”,要求执政者能够广泛接受意见,赋予大众质疑政策的权利。因为执政理论和科学理论一样,永远都可能是错的。必须要不断地接受证伪,才能保证理论的正确。证伪主义的政治观,最关心的不是谁制定的政策,而是无论谁制定的政策,都不能成为绝对真理。不管是美国总统下的命令还是全世界人民投票的结果,都要给别人留出修改、推翻它的机会。

那证伪主义是怎么终结形而上学的呢?演绎推理的规则是,从一个绝对为真的命题出发,推出一个绝对为真的结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结论都是正确的。但是证伪主义反对的,恰恰就是绝对为真的命题——因为绝对为真的命题是不可证伪的!是毫无意义的,它和巫术、宗教理论都是处于一个地位,毫无讨论的必要.

人生的意义

形而上学走不通,形而上学的问题都没有答案。

形而上学的任务,是用理性思维去研究世界本质等“大问题”。形而上学走不通,也就是说,理性不可能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有没有终极真理,终极真理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等大问题。实际上,所有的形而上学都会陷入无法证明自身的困境。既然形而上学的问题都没有答案,那么就意味着我们不知道人类的一切知识是否可靠,这个世界就没有了终极真理,没有了本质,终极问题没有答案,最聪明的人们追求到最后,不约而同地发现这是一条绝路。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该怎么回答“人生意义是什么”的问题呢?

首先说一下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呢?什么知识是真实可信的呢?对于客观经验领域,也就是对于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世界,最好的研究方法是“基于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可证伪的理论”。说白了,就是科学。作为现代人,拒斥科学方法和科学成果是不可能的。

对于“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这里没有标准答案,愿意相信什么都可以。也可以这么说:世界的本质就是我的信念。我相信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该怎么回答呢?这也是一个信仰问题。没有固定答案的世界才更美好.

那么,该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我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逼迫自己直面死亡。我们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其实就是在给自己的人生找一个目标,就是在问:我为什么活着?这也就等于在问:我为什么不立刻自杀?假如你能顺利地回答“我为什么不自杀”的问题,如“我不想死,是因为我还想到处旅游,吃好吃的,我不想死是因为我不能让父母伤心”。那么,这些答案就是你现在的人生意义。假如你的回答是“我不觉得活着有什么意义,我只是怕死”,那就请你想象一下死亡来临时的感觉吧。一个无神论者在面临死亡的巨大恐惧的时候,有时,求生的本能会让头脑拼命地给自己寻找活下去的理由。这个理由,也就是每个人的人生意义。有些和死神擦肩而过的人说,经过这一场磨难,自己大彻大悟,对人生有了更高层次的看法了。可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早晚会死,为什么非要死到临头的时候才会大彻大悟呢?那就是因为绝大部分人平时从不愿意直面死亡,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可以永远逃避死亡。所以只有死到临头,才会开始反省人生。我们既然知道了这个道理,那就不妨早一点直面死亡,早一点把这件事想明白。以人类现有的经验而言,死亡是宇宙中少有的一个不可逆的事情。人死以后,再也回不到原来的生活中,想后悔也来不及了。如果死亡确实是意识的永远终结,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一切探索世界的机会。我们甚至可以感性地说,那就意味着我们自愿放弃了这世界给我们最大的恩赐,而这恩赐就只有这一次,放弃了就没有了。